第(2/3)页 方才的颓然,已然一扫而空! 回归队伍的时候,一众新科进士皆是露出了羡慕之色。 这可真是刚下云端,又上高天啊! 摇身一变,跻身大明最高权力机构!虽然是临时性质的……但这份荣宠,恐怕也是前无古人了吧? “临时内阁成立的初衷,就是为了提升朝廷处理政务的效率!” 朱橘站起身来,朗声道, “从今日起,朝会之上,本王不再处理政务,三省六部以及诸司,所有政务皆上呈内阁,由内阁处置之后,再由本监国批红确认后下发生效!” “诸位卿家,临时内阁刚刚成立,还请多多配合,若有意见或者建议,也可上奏,本王会看的。” “退朝吧!” “内阁成员到华盖殿等候本王。” 说完,他便转身朝着乾清门里头走去。 在一个王朝的初期当老大就是爽,想怎么折腾都轻松,没什么阻力。 纵然是有,只要拉一个徐达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坐镇,即可镇压一切! 要是几代之后的君主,想要‘大动干戈’一番,那可不容易,绝对会有重重阻力! 乾清门外,一众官员此刻还没彻底消化今天朝会的内容。 “这个内阁……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啊?” “我也云里雾里呢,听上去好像是要取代中书省的位置,以后有奏本都不用往中书省送了,直接送内阁就行了……是这个意思吧?” “嘶……那这么说来,刘伯温其实是变成丞相了?宋濂、徐达、沐英他们就是副相?” “我感觉差不多是这样,监国这回是要搞大动作了!这个内阁要是弄成了,那以后中书省就纯粹是摆设了啊!毕竟治政的权力都转移到内阁去了,以后的中书省,恐怕只能做一些整理文书之类的活儿了……” “啧啧……你说吴王这么一个少年,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点子啊?” “谁知道呢……不过这个内阁到底能不能行,还不好说……” “……” 朝臣们纷纷议论着。 这可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!陛下也就生病躺在床上几天,朱橘直接把大明的政治架构都给改了! 改的还是最核心的那一部分! 这给人一种‘新朝新气象’的错觉,仿佛洪武朝已经过去了,现在是新天子当政的时代! “恩师,他这是釜底抽薪啊!” 胡惟庸冷着脸,低声道, “难怪御史弹劾解开他们,他没有什么反应,还爽快的把他们的侍读学士都给撸了。” “原来是早有准备!这一下,把我们整个中书省的权力都抽空了!” “还让刘伯温当了首辅……可真够狠的!恩师I,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?” 李善长走在前头,眉头亦是紧锁。 “原以为吴王只是个孩童,不足为患,我们稍稍出手就能将其压制。” 他低声道, “现在看来,是我们小觑他了。” “我们用奏本淹没他,想要迫使他把权力让出一部分来,他马上就设计了一个所谓的内阁,将所有的奏本全都转向了其中,文有刘伯温、宋濂这样的能臣,武有徐达、沐英这样的干员。” “你应该也看出来了吧,这四个人定然是他提前通过气的,否则绝不会如此配合!短短一天时间,他就弄妥了这四位能员干吏!” “再加上那三个对他感恩戴德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既是新鲜血液,又是他的死忠。” “这人员配置……堪称完美啊。” “老夫推断……不,老夫料定,这个内阁绝对能够稳定的运转下去,而且效率在中书省之上!” 这一番分析,听得胡惟庸惊异连连。 “是啊!” “以刘伯温、宋濂为核心,徐达、沐英为柱石,再加上三个旁听的新锐进士,既可起到磨炼的作用,也能作为储备的阁员。” 他忍不住暗叹道, “高明,确实高明啊!” “我真没想到啊……他竟然还能有这么一手!真是……” “唉!” 虽然仇视朱橘,但胡惟庸和李善长此刻对于朱橘的筹划安排,也是极为佩服的。 可这一佩服,胡惟庸不禁有些灰心。 “他这样……我们还能有办法么?” 他忍不住道, “恩师,我不甘心啊……” “我才当了多久的中书省左丞,结果他这轻飘飘的一下,就让我们都成了光杆司令了!” 现在别说搞朱橘了,己方人员都要喝西北风了! 李善长目光深邃。 “正视对手的强大,也是战胜对方的必要条件。” 他沉声道, “你也不要碰到点挫折就垂头丧气,这么多风浪都经历过来了,怎么还是孩童一般的心性?” “其实,越是站在高处的人,越是危险。烈火烹油,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及自身!” “尤其是在皇家,即便是太子都要韬光养晦,不能掌控太多的权力,盖过皇帝的光芒,更何况是一个藩王?” 胡惟庸听到这番话语,神色微微一凛。 “恩师,您的意思是……” “吴王如此,会为陛下所忌?” 李善长默然不语,好一会儿,方才摇了摇头。 “陛下的心思,最是难猜。” “看上去他对吴王是很信任的,否则也不会让他监国,把国家大权都交给他。” “但在我的印象里,陛下又是一个掌控欲极强的人,他绝不允许别人真正染指他手中的至高权力,哪怕是太子,也不能。” “他可以给你,但你要是不知好歹,他绝对会马上收回,并给予惩处!” “所以,吴王这副唯我独尊的姿态,我倒是觉得,可以用一个办法试试……” 说着,他凑到了胡惟庸的耳边,轻声耳语了几句。 “嗯?” “好,我看行!我马上去办!” 胡惟庸连连点头,眼睛发亮。 “做的干净一些,不要留下任何把柄。” 李善长叮嘱道。 “您就瞧好吧,当年大明还没立国的时候,我专门干的就是这些活儿!” 胡惟庸自信一笑,嘴角上扬。 …… 华盖殿内。七个阁员,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办公的桌椅。 而主位之上,则是放着小山一般的奏本,此刻正在由内侍们一摞摞的搬运到刘伯温、宋濂等人的桌案上。 “诶,别给我。” 徐达掏了掏耳朵,道, “我对这些一窍不通,都给刘伯温。宋濂他们去。” 内侍闻言,略一迟疑。 “将五军都督府以及各地戍边将军上来的奏本挑选出来,给徐大将军。” 朱橘走到徐达面前,笑道, “大将军,政务上你不懂,我就不说啥了。” “这军务,你总不能推脱了吧?这你要是不懂,那恐怕整个大明也没几个人懂了。” 徐达:“……” “就知道你小子没安好心!老子躲来躲去,连你爹都躲开了,却没有逃脱你的魔掌!” 他翻了个白眼,哀叹道, “行吧行吧!我先看看。” 没办法,谁叫这小子是自己的女婿呢! 所谓一个女婿半个儿,自己这就当是帮儿子的忙吧! “谢谢爹。” 朱橘嘿然一笑,喊了一声。 虽然还没正式和徐妙云成婚,但他已经是偶尔会改口了,这样能哄徐达开心。 根据他的观察,这老家伙挺吃这一套的。 果然,听到这一声‘爹’,徐达嘴角微微上扬,倒也是迅速翻开奏本,查阅了起来。 “军务上面,或许我也能帮忙。” 沐英呲牙笑道。 他有些跃跃欲试。 一回到应天,竟然直接就跻身最高权力机构!这个机会不光是对新科进士们来说珍贵,对他而言亦是尤为珍贵! “你可不光只是帮忙,我要你挑大梁的。” 朱橘哈哈一笑,道, “沐英大哥你先歇会儿,待会儿我会给你安排一个重要任务。” 沐英点了点头,神色略有几分好奇。 重要任务? 还能有什么任务,比处理这些奏本更重要? “你们三个。” 朱橘指了指解开三人,道, “眼下你们还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,所以先了解熟悉。” “看几位大佬是怎么处置的,多看,多总结,慢慢的,你或许也就会了。” “在内阁做事,眼里要有活儿,叫你们旁听,不是只听讲就可以了,首辅和次辅他们忙得团团转,你们就得跟在他们屁股后面,给他们帮忙,减轻他们的负担。” “端茶倒水之类的事儿,我不会派人伺候你们,你们仨,就是这内阁里的学徒,任务就是伺候好这四位大佬,在伺候中学习,在学习中实践。” 三人神色肃然,皆拱手称是。 能给刘伯温、宋濂当学徒,那可是多少读书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啊! “还有,如何让大佬们更高效的处理奏本,也是你们必修的课题。” 朱橘补充道, “我抛砖引玉,提前整理、分类。按照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,分别发送。” “总而言之,机会难得,时间有限,也许这个临时内阁都不会存在太长时间,所以每一分每一秒你们都要格外珍惜,能学到多少,提升多少,全都看你们自己。” 这番话语,也算是语重心长了,听得三人神色愈发认真。 “是,殿下!” 朱橘转身看向刘伯温,见他已经开始翻阅奏本,进行批注,不由得一笑。 “刘师傅这么快就上手了?不愧是您啊!” 他赞道, “有您老在,我可高枕无忧了!” 刘伯温略一抬头,微微一笑。 “殿下信任我,看得起我这一把骨头,我自然要竭尽全力做事。” “请殿下放心,不把这些积压的政事处理完,我是不会回家歇息的!等我与诸位同僚处置完毕,再上呈殿下浏览。” 此刻的刘伯温,充满了斗志,仿佛年轻了十岁! 毕竟,于他而言,旧君主朱元璋不在,各种束缚皆没有,他现在侍奉的是‘新君’!完全放权给他,让他可以撑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新君! 当内阁首辅的机会,对他来说,同样也很难得,得珍惜啊! “好!” 朱橘抚掌而笑,转而又看向宋濂,叮嘱道, “宋师傅若是劳累,可时常歇息。” “我对你们没有考核,也没有任务指标,所以量力而行就好。” “要是把您给累坏了,那可不值当。” 宋濂听到这话,却是抚须一笑。 “哈哈……殿下多虑了,老臣向来是最会偷懒的。” 他笑道, “再说了,有刘首辅在,还有徐大将军,沐将军一起,老臣只需要打打下手,查漏补缺就是了,轻松的很!” “只是请殿下在膳食上稍稍帮老臣说两句,老臣多年不吃肥厚甘腻了,这孱弱的肠胃受不了啊……” 朱橘闻言,不由得哈哈一笑。 “好说,好说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