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道, “辞呈已递到吏部,请陛下御览。” 此言一出,举众哗然! 徐达犯病的事儿,属于突发情况,除了当事人以外,其他人都还不知情。 乍一听徐达这个大明第一功臣要辞官,对于一众文武来说,自然是无比震撼的! 一时间,众人皆是交头接耳,互相接收着对方的震惊。 而那一众武将,此刻更是心神震颤! 大将军……这是唱的哪一出啊?! “唉!” 朱元璋将徐达的辞呈拿在了手中,翻来覆去看了又看,方才叹息道, “昨天,咱已经去看望过徐达,他那个背疽,的确是一个难缠的疾病,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有性命之危。” “他再三请求咱,想要辞官养身,可咱却是不愿意大明失去这样一位镇国柱石,故而也是屡次拒绝,奈何他最后说了一句……想要多活几年。” “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,咱是不答应都不行了,以他的功劳,的确也不必再在沙场上拼命了。” “……唉!准奏吧!” 啪嗒一声,奏本合拢。 “着,加徐达俸禄五千石,食邑加一千五百户。” 朱元璋道, “另赐黄金五千两,白银三万两,赐应天府宅一座。” “即刻办理妥当,不得有丝毫纰漏!” “遵旨。”下方官吏闻言,恭敬拱手行礼。 大明帝国的第一功臣徐达,就这样干脆利落的卸任退休了! 虽然皇帝给予了极大的优待,但对于一众大臣来说,尤其是于那些个串联起来请战的武将而言,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恐怖故事! 徐大将军昨天带头请战,今天就辞官卸任,解除了一切军职和政职! 这两者之间,难道真的没有关系? 如果有……那是不是就意味着,即便是徐达这样战功赫赫的军中巨头,在皇帝陛下眼里也是不堪一击,随时都可拿捏的人物?! 让你下去,你就得下去!没有一丝一毫反抗的余地! 正在他们胡思乱想之际,人群之中,汤和忽的走了出来。 “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 他拱手行礼,沉声道。 “讲来。”朱元璋眯起了眼睛,一脸平静。 “臣近日时常梦到死去的母亲,说在下面十分凄苦,要臣返回老家给她烧一些纸钱用用。” 汤和肃然道, “想当初,臣的母亲活活饿死,就是为了把那仅剩的一点粮食留给臣,臣不孝,自参加义军以来,虽然愈发富贵,却从未想到要回老家修一修母亲的坟茔,就连纸钱、寒衣都未曾烧送。” “先前陛下返回凤阳,臣该死,回到凤阳都没有想着去看看母亲的坟茔,如今梦到母亲,想起往日种种,不免悲从心中起,愧疚难当!” “陛下……臣……” 说着说着,汤和眼眶通红,此刻竟然是哽咽了起来。 听到这番话语,众臣皆是动容,就连朱元璋的眼神也是软了许多,听着汤和的话语,也是想到了往昔。 说起来,他和汤和是真正的发小,汤和的母亲,他的脑海里是有深刻印象的。 “你的母亲,是个很和蔼慈祥的人……” 朱元璋目中露出感慨之色,轻声道, “还记得小时候咱淘气,被爹娘一顿死揍,咱一气之下离家出走,还是在你家过的夜,那时候,你母亲给咱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年糕。” “那味道,咱到现在还记得……” 汤和略吸了吸鼻子。 “陛下!臣请求返回凤阳老家,为母亲做一场盛大的法事,将一切冥物都补足!” 他一脸恳切的道, “除此之外,臣还想亲自动手,为母亲修缮坟茔,臣想修的气派豪华一些,以弥补这些年的不孝!” “若是能寻到一处风水宝地,臣还想迁坟!” “请陛下……恩准!” 朱元璋微微颔首。 “你要亲自去修?” 他一脸讶异的道, “咱倒是可以派工部最好的工匠给你,不过迁坟这个事儿……还得找一位精通堪舆的人才行。” “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,从选址到设计墓穴,再到修建,想要达到气派豪华的效果,没有个一两年是完不成的。” “咱还是安排人帮你去做吧,不然你手中的军务就要耽搁了。” 汤和摇了摇头。 “不,陛下。” 他正色道, “臣无母亲,无以有今日,臣在孝道上的亏欠太多了,如果修建坟茔都需要假他人之手,那岂不是真成了不孝之人?” “朝廷以忠孝治天下,臣亦以忠孝为本分!所以……这件事,臣一定要亲力亲为!” “至于军务,朝中人才济济,臣的那一点军务,只需随便分摊一下即可,哪里需要忧虑呢?” 这一番话语,言辞恳切,令人无法拒绝。 在这个时代,忠孝二字,乃是最大的道德准则! “厉害啊……” 朱橘喃喃道, “肯定是老徐指点过他了,不然不至于这么上道……” 汤和这一招,也妙得很! 而听完汤和的话语,朱元璋也是陷入了沉吟之中。 “陛下!” 汤和再度道, “臣这一去,并非退隐!若将来陛下和朝廷有用的着臣的一天,只需陛下一道诏令,臣定当为陛下,为大明效死力!” “请陛下……恩准!” 噗通! 说完,他跪伏在地,脑袋磕在了地砖之上,发出砰的一声闷响! “这……好吧!” 朱元璋颔首赞许道, “难得你有这样一番孝心,也可为天下臣民之楷模。” “准你所奏,另外,着户部拨款一万两,钦天监派遣官员三人,工部派遣官员五人,工匠百人,一同前往凤阳,寻觅风水宝地,修建汤家祖坟。” 汤和闻言,猛地抬头。 “臣,谢陛下恩典!” 他目中满是感激之色,朝着朱元璋连连叩首。 “好了好了,你有孝心,这是好事,咱自然要赏赐。” 朱元璋摆手道, “当然了,将来若有战事,咱依旧需要你挂帅出征!你在凤阳可不要懈怠,还是要好好操练武艺,熟读兵书,以备将来之用。” “这,也是咱的旨意。” 汤和神色一凛。 “臣,遵旨!” 他朝着朱元璋再度一拱手,方才退回了队列之中。 “徐达辞官,汤和回乡……一时间,咱尽有几分无人可用之感!” 朱元璋轻轻抚须,感叹道, “他俩的职务,有谁可堪递补?” “谁推荐一番?亦或是自告奋勇也可。” 这一问,全场却是鸦雀无声,谁也不敢说话。 徐达是大将军,汤和也是一路统帅!这两个位置,可不是谁都能顶上去的! 现在,推荐谁就是害谁!毛遂自荐更是自取其辱! “没人?” 朱元璋扫视了两眼,不悦道, “难道我大明,竟无人可用了?” “徐达和汤和两人不在,我大明居然连个统帅三军之人都没有,还谈何驱除胡虏,扫灭北元?” “看来,以前还是咱太乐观了!” 稍稍一顿,老朱转而喊道: “沐英!” 唰! “臣在!” 沐英从队列之中走出,躬身行礼。 “山中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,你这只乳臭未干的小猴子,就暂时冒充一下大王吧!” 朱元璋吩咐道, “加封你为大都督府佥事,负责制定北疆防务!” “朝中既然无人能统帅三军,那么咱也就歇了扫平北疆的期望,对北元的战略,就应该转为守势,以坚壁清野,加固城墙为主。” “七日之内,把防务方案交给咱!” 沐英神情一肃。 大都督府佥事,这又是一个实权要职! 再加上内阁次辅,以及枢机大臣两个大职傍身,不知不觉之中,他竟然已经成了大明最有权势的人之一! 这说明义父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啊! 担子虽然沉重,但他完全有信心将其挑起来,并且做到最好! “臣,遵旨!” “无需七日,只需三日,臣一定将北疆防务制定出来,上呈陛下御览!” 朱元璋闻言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 转而他扫视着那一群请战的武将,见他们一个个表情难看,不禁冷笑。 叫你们串联起来闹事,还请战……呵呵。 你们想借着这个扫灭北元的理由来表达不满,来夺得兵权? 那咱就偏偏要制定防务! 因为这档子事儿,徐达和汤和都退了,你们还想在咱面前蹦跶? 都给老子滚回家当乌龟去吧!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