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棡:“???” “朱……朱小四?” 朱棡一脸愕然的道, “你堂堂一个皇子,去当一个无名小卒?不是吧?你脑子坏掉了?” “还在老六帐下?那他不是踩在你的脑袋上了吗?” 朱樉闻言,默默的道: “朱橘是副帅,手底下还有一万直属亲卫。” “老四就是想要被踩头都轮不到……” 朱棡:“……” 说的也是哦! “我要的不是风光,我要的是沉淀,是真正的历练。” 朱棣见两个哥哥不屑,却是神色平静,正色道, “当一个无名小卒,无疑是进步最快的!能把小兵当好,将来当将军才能轻松。” “至于在谁的帐下,我无所谓。” 朱樉和朱棡相视一眼。 “你是真有志向,比我俩要强了都……” “走走,好歹也是参上战了,小卒子就小卒子吧!去我那庆祝庆祝去!” 朱棣欣然应允。 “把五弟也带上。” 他和老五朱橚的关系最是要好,今日之事值得庆贺,自然也是要把这个弟弟给带上。 …… 几日后,一架造型特异的马车驶入了应天府,车夫身穿羊皮裘,理着元人独有的辫子,令周遭百姓驻足观望不已。 “这是元人吧?许久不见元人服饰了……” “是啊,咱应天还能有元人?老实说……看到他的打扮,我心里还真有点发怵……” “你怕个鸟?现在是咱们汉人当皇帝!这是大明都城,天子脚下!元人早就成了丧家之犬,被咱们的皇帝陛下给打跑了,这次北伐,还要彻底将他们剿灭呢!你我早已不是最下等的南人了!不用怕!” “你说得对,咱现在不是下等人了!咱是大明的百姓!” “……” 百姓们议论着,逐渐挺起了胸膛。 以前的元人,在他们眼里是凶猛残暴的代名词,是踩在他们头顶上的人上人。 但现在,攻守易形了! 这里,现在是大明!大明的百姓,不低元人一等,反而还要比这帮丧家之犬高级一些! 咚咚咚。 车轮滚滚向前,一路驶向紫禁城。 “止步!” “来者何人!” 皇城门下,禁卫神色肃然,语气冷硬的道。 车夫闻言,却是露出几分不屑之色。 “凭你的身份,还不配问我家主人的名讳!” 他操着蹩脚的汉话,冷哼道, “我们是大明皇帝的贵客,速速放我们进去!” 那禁卫听到这话,顿时大怒! “放肆!” “来人!” 一声令下,数十个禁卫涌了上来,将马车团团围住。 而这边的动静,也是让城门上的将军有所察觉,三步并作两步下了城楼。 咚! 一根旌节戳到了地砖之上,只见马车中的人探出身来,仰头看了一眼紫禁城,目中露出一丝轻蔑之色。 “明朝的皇城,终究还是比不上大都,透着一股小家子气。” 他毫不客气的评价道。 此言一出,身边众禁卫皆是怒目相向! 噌!噌! 几个脾气暴躁的,已然是将腰间战刀给拔了出来,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把面前这个大言不惭的元人斩了的架势! “收刀!” 正此时,一道威严的声音传来。 众禁卫见统领到来,这才将刀剑归入鞘中,但神色却依旧是不善。 “你是北元使臣?” 城门守将吴复沉声问道。 “是!” 那元人略有几分高傲的道, “我乃大元皇帝之胞弟,脱古思帖木儿!奉大元皇帝之命,出使明朝,来见明朝君主。” “还不速去禀报你们的君王前来迎接?” 吴复眉头一皱。 这北元使臣怎么这么张狂?纵然是元帝的弟弟,也没资格在大明撒野吧? 不过,出于礼貌,他还是点了点头。 “既是北元使臣,我这便去通禀陛下。” 吴复略一拱手,道, “请尊使稍等,陛下正在召开大朝会。” 说罢,他便朝着一众禁卫挥了挥手,转身进入了紫禁城内。 禁卫们冷着脸散去。 “还要我等?” 脱古思帖木儿神色有些不悦,道, “大哥的信件不是应该早就送到了吗?” “怎么明朝这边没有一点准备?连个迎接我的人都没有?以我的身份,不说他朱元璋亲自迎接,最起码,也得是个太子候迎吧!” “明人,这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吗?” “哼!” 那车夫听到这话,却是一脸谄媚讨好的道: “主人勿要动怒,想来是那朱元璋不知道是您亲至,以为就是一个普通使臣,故而没有做准备。” “若知是您亲至,说不定待会儿他就亲自带着百官前来迎接了。” 脱古思帖木儿闻言,这才轻哼一声,点了点头。 “那是应该的!” 他昂首道, “我屈尊来此,朱元璋自该诚惶诚恐的来迎我。” “早个几十年,就他们这帮南人,别说是迎我了,就是跪在我面前给我舔脚趾,都没这个资格!” 他的话语声不大不小,那几个退开的禁卫听觉敏锐,自然是听了个一清二楚,此刻皆是目露怒色。 但碍于职责,不能冲上去暴揍对方一顿,只能是瞪着脱古思帖木儿,握紧腰间的战刀。 …… 乾清门外。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,正听着大臣奏对。 如今内阁和中书省双轨运行,再加上枢机处的存在,大朝会之上,已然是不需要皇帝处理太多政务了。 更多的,是走一个形式,接见一下到京的官员,还有就是皇帝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儿,也会放在大朝会上,供群臣商讨辩论。 最近几日,自然是没有别的什么事儿,所有人都在围绕北伐这件大事,进行激烈的讨论。 “陛下,军费实在是太高了!按照大都督府报上来的预算,老臣只能保证三路大军半年的消耗,半年之后,老臣这个户部尚书管不了了!” 户部尚书吕昶颤抖着胡须,有些激动的道, “我不明白,第一次北伐的时候,军费开支只有此次的一半!为什么这次要这么多?” “兵马、粮草、器械……甚至连雨具都报上来了,大都督府这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扩大军费吗?” “这笔账,老臣实在是算不清楚!所以,老臣必须要和陛下说明,此次北伐,必须削减军费,否则户部无力为继!” 朱元璋闻言,不禁一笑。 这大军都快开拔了,吕昶还在纠结这事儿。 这户部尚书,是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啊! 不过,守财奴斤斤计较的性格,正适合当管钱的户部尚书。 “徐达、汤和。” “军费的预算,是你们拍板定的,吕昶这番言论,你们怎么说?” 汤和闻言,不禁撇了撇嘴。 “启禀陛下,臣认为吕尚书太过于片面了。” 他道, “吕尚书一直在强调上次北伐的军费,可你不知道,今时不同往日了吗?” “一次北伐的时候,我们大明还一穷二白,士兵们装备简陋,就连后勤粮草都无法得到保证,总是饿得面黄肌瘦。” “兵器破烂,战马更是少的可怜!我们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与元军作战,在大将军的统领下,扫平了北疆。” “那个时候,是没有办法!可现在,既然我们大明富裕一些了,难道还不能提升士兵们的待遇了?” 吕昶眉头紧皱。 “既然先前那样可以获得胜利,就说明那样是可行的……” 他低声说着。 话还没说完,就感觉到有数道锐利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,叫他有如芒刺在背,倍感压力。 “哈哈哈哈……” 汤和笑道, “吕大尚书,你这话不如去和士兵们说,看他们会不会把你撕成碎片?” “你要有这个胆子去说,能说服他们继续带着破烂的甲胄和生锈的兵器,一天只吃一顿饭的去作战,那我服你!这一半的军费,我们愿意削减!” “问题是,你敢吗?” 吕昶:“……” 被这么一反问,他哑火了。 “军费的具体明细,咱也看过,基本上都是必需品。” 朱元璋开口道, “先前大明国库空虚,无力供给北伐太多的资源,只能让将帅们受累,让士兵们拼意志,因为资源不足,咱也知道,造成了不小的损失,更让咱感到遗憾的是,放跑了元嗣君和王保保。那时候若是军费到位,说不定就毕其功于一役了!” “如今咱国库充盈一些了,也是该让咱大明军队完全放开手脚,去打一场富裕仗了!” “吕昶啊,这一笔账,你就再好好算算,也可以从别的地方削减一些开支,以充军费,这个你是拿手的嘛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