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慕渔手托诗稿,抿了抿唇,认真讲道:“前四句描绘了秋日之景,其中意境萧瑟凄凉,颇有几分悲意。 接下来的四句则述说了因雨水成灾,农田淹没,农人秋季收成无望的情景。” “对,就是这样。” 或许是因为金先生对慕渔并没有过高期待,她能理解这几行写景纪实的诗句,已让他颇感欣慰。 仅一年未见,没想到这渔小姐似乎开了窍! 此时,旁边的章悦儿却不屑地翻了个大白眼,“原本这几句话本来就简单,认字的都能明白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!” 周围的其他女学生们也随声附和。 尽管章悦儿的言语尖锐了些,却也是事实。 金先生展示的这首短诗,开篇确实不难懂。 “我平日里的教诲,你们都忘了吗?” 金先生听见她们的窃窃私语,眉头紧锁,严厉说道:“渔小姐正在发表她的见解,可你们如此打断,何来尊重之说?” 言罢,金先生内心不禁叹息。 这些侯门千金啊…… 或许她们在诗词歌赋上确有几分才华,但对于基本的同情与尊重之心,可却显得匮乏。 这也是他今天选择这首诗文的缘由之一。 想到此,金先生和颜悦色地望向慕渔,示意她继续说下去。 慕渔没有被周围的议论影响,既不害怕也不生气。 她紧紧抱着手稿,背脊挺得笔直。 郑夫子在一旁默默观察,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感动。 她暗下决心,不论渔小姐接下来表现如何,仅凭她此刻这份坚定,往后她都要尽力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。 然而,随着女孩清脆悦耳的声音继续回荡,郑夫子的眼睛越瞪越大。 “‘位高者忘贫贱,施恩何其寡?’诗人或许在感叹,灾难面前,百姓困苦不堪,而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,却往往无法感同身受。正如接下来的诗句所述,‘狐裘暖冬日,寒士衣衫薄’,权贵有狐裘过冬,哪会想起那些连件像样衣服都没有的贫民呢?” “你,你……” 郑夫子激动万分,她没有想到,渔小姐是真的读懂了这首诗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