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你上哪里找这么全能型的人才啊。 军中好勇斗狠,只服强者。 这就好办了。 一群有文化的知识分子,先上武艺比比,将士们再接受思想指导,就要顺理成章得多了。 不服? 尼玛滚出来跟老子过招。 以理服人,我会,以武服人,我也会。 他原先还有点忧虑,士子在军中,做不到理想中的状态怎么办。 现在好了。 如今他不用担心了,程知节跟尉迟敬德两个大聪明,成功的把士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,给激发出来了。 简直是神助攻啊。 “官司如何了?” “士子赢了,还是和稀泥?” 李承乾笑着问道。 “陛下圣裁,若是遴选出的人才,能在军中有成就,那么卢国公,鄂国公就要赔礼。” “若是没有,反而要论罪与他们。” 长孙冲不无激动的说道:“殿下,我听说他们的壮举后,恨不得自己也在场。” “他们真是太有气节风骨了,面对国公,连死都不怕。” 闻言。 李承乾心头大定。 如此解决的话。 那成功入选的士子,在军中要是不身先士卒,展现出悍不畏死的风格来。 不用将士看不起,天下士子的唾骂,也能让他们羞愧难当,无颜见人。 这相当于,进入新军的士子,将会肩负为天下士子正名的责任。 他们的压力,会促使他们抛弃私心,拿出万分认真的态度去对待。 他是真没想到,事情的进展,会超乎想象的美好啊。 一波三折后,他已经完全不用担心这次试点会失败了。 更别说,这次领头的,更加出乎他的预料。 莒国公唐俭,竟然会主动自荐,去跟程知节配合。 说是配合,也相当于打擂台较劲。 不过。 李承乾稍稍一想,就明白了。 唐俭这也是没办法,才做出的决定。 自从他跟李靖的关系,因为突厥之事恶化后。 李二偏袒李靖,唐俭虽依旧是民部尚书,但李二的核心圈,却是在逐渐的边缘化他。 俗称冷落。 在这种情形下,唐俭要么安分守己,每天骂骂李靖刷存在感,再无建树。 要么找到机会,东山再起,进入李二的核心圈。 这一次,唐俭去军中担任思想主帅,不难猜出,他是在放手一搏,不愿错过这次良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