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本来就汇聚各方人士。 朝廷提高对外商税的消息一出,集体炸锅。 有的商人呼天抢地,有的人连忙将价格提了上来。 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,不要太快。 前来长安交易的胡商外商,可是有大食,波斯等外商。 还有丝绸之路上的各国商人。 他们一见到往昔的物资价格,一时间疯涨,就差哭天喊地。 他们出来带的财物,是有预备的。 价格飙升,导致成本增加,本该买到足够的货物,此时却因价格高昂,数量大大减少。 但他们也反抗不了,远道而来,难道连一点东西都不带回去嘛? 只能是咬牙买了,同时对吐蕃招惹大唐发怒,大为不满,辱骂之声不绝于耳。 “不是。” “茶叶价格怎么这么高了?” 薛延陀商人,一看到茶叶价格飙升,顿时抱怨不已。 “我还能怎么办,朝廷要收对外商税,我原价卖给你,我亏不亏啊?” 大唐茶叶商人,道:“你要不要吧,不要我找其他人了。” “价格能不能低一点?” “没有可能,只能是这么多,你找不到比这还便宜的价格。” “行,买了。” 薛延陀商人高价购买了大批茶叶,也不愿吃亏,回去后,价格直接翻倍出售。 有人黑,还有人更黑的。 茶叶是一方面,其他物资也是一样。 大唐这边提高价格,那边销售终端,价格自然应声而起。 一支押送着各种物资的车队,正朝着吐谷浑出发。 沿途经过重重关卡检查,拿着通行证才准许通过。 等到了吐谷浑,更是畅通无阻,根本就没有人检查的。 “商队到了?” 李义府问道。 “已经到了,吐蕃那边有人过来接洽。” 时值夏中。 吐蕃在松州没能讨到便宜,最终铩羽而归。 但朝廷封锁禁令,却是逐渐展现威力。 没有相关的物资,吐蕃底层还能忍受,但高层贵族在相关物资耗尽,没有得到补充,就难以忍受,开始静极思动,找寻出路。 “行,我亲自过去看看。” 李义府赶到的时候,商队正在跟吐蕃的人交易。 “昂逊见过李国相。” 这吐蕃来人,正是被东厂拉拢的昂逊。 他在东厂的牵线铺路,跟吐谷浑这边联系上了。 “客气了。” “这次交易价值几何啊?” 李义府好奇的问道。 “大概有三万贯左右。”昂逊说道。 李义府有点疑惑,这商队的东西,才值三万贯? 怎么可能。 长乐公主会做这小买卖? 他没有多问,深知自己在吐谷浑的使命,就是保驾护航,保证畅通。 长乐公主,他是一辈子都得罪不起的大人物。 他看到昂逊只拉了一点走,还有大量的物资囤积,心头大概猜测到了。 第一次交易,量大害怕出事。 有了第一次,就有第二次。 昂逊的胃口越来越大。 李义府与之也相识熟络了。 “李国相,你知道这些东西,现在在吐蕃是什么价格吗?” 昂逊神秘的说道。 “什么价格了?”李义府还真不知道。 只知道,当下的茶叶,盐,布匹,丝绸等东西的对外价格,高的离谱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