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你们的意见保留,写成建议附在奏本之后,交给李世民去裁断。 李承乾给府兵制挖了很多坑,也PUA李世民很多次。 连府兵制的出路,都给出来了。 李世民还要展现大度宽容,轻拿轻放的话,他不得不质疑李世民这天策上将,到底是怎么来的了。 目前府兵制出现的状况,问题在于又拿又吃上面。 私底下拿了,明面上朝廷封赏。 现在又要多出死后殊荣。 可以说,将士们名利双收。 什么好处占全,朝廷三令五申的军纪,当做不存在,寄侥幸与法不责众? 怎么可能让这种好事全占的风气,继续蔓延下去。 只有以雷霆手段,狠狠的处置一批,再立军功封赏一批。 恩威并施,刹住不正之风。 “殿下,我等也可以写呈奏建议。” 魏征说道。 “也行,你们写条陈建议,也附在奏本之后,一并呈请陛下御批吧。” 李承乾点头道,这事越多人参与越好。 他还让中书令杨师道,黄门侍郎刘洎,中书侍郎岑文本等一并写建议。 “时候不早了,大家写完,差不多就可以吃饭了。” 李承乾可不会就这么放他们走,饭吃了,继续跟我坐着,等着本辅给你们敲定大事。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,今天可是轻易走不掉了。 还能怎么办,写吧。 众人在写,李承乾拿起其他奏本在看。 尚书省那边源源不断的将奏本抄录过来。 …… 太极宫,两仪殿。 李治跪坐在李世民身边,双手搭在膝盖上,很是恭敬。 李世民正在捻着胡须,看送来的奏本后面,贴附的建议。 “稚奴,你当时在场,觉得太子说的想法怎么样?” 他随口问道。 “父皇,我觉得太子哥哥说的很对。” “父皇英明神武,大唐天下一半之多,都是父皇南征北战打下来的。” “期间有多少丰功伟绩,英明神武的事迹,令人称赞敬佩,却不被天下百姓所熟知。” 李治青涩的脸庞,露出一缕自傲之色,“儿臣以为,这是不该的。” “应当写入启蒙教材,家喻户晓,人人皆知才是。” 李世民嘴角逐渐泛起笑意,很是开心。 太子行事,每每出乎意料。 但往往都能说到他心坎上了,正中他所想所需。 他当年南征北战,以及如今治理天下,有太多值得歌颂传扬的。 “笔来!” 李世民伸手,内侍快步上前,李治双手接过朱笔,送到他的手上。 在李治的注视下,李世民在奏本后写下一个大大的‘准’字。 “交给尚书省,传礼部。” “编纂新式教材,以供长安学童启蒙。” 李治道:“父皇英明!” 李世民捻着胡须笑道:“稚奴,在太子身边好好学习。” “你兄长有太多地方,值得学习的。” “我希望你能虚心讨教,争取学到一些真本事。” 李治恭敬道:“父皇教诲,儿臣铭记在心。” “禀陛下。” “东宫送来奏本!” 李世民有些意外,又来了。 这次会是何事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