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府兵制改革势在必行,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。” “各地府兵多数会转为开垦屯田之用,只有少数府兵重新招募入伍。” 府兵制,在现在是巅峰战力,已经出现的苗头,在李承乾没有叱骂侯君集之前,李世民等人并不重视。 但现在不同。 接连出现这等事情,放大来看,只要目光长远,都能发现其中的弊端。 不能再这样持续下去了。 必须要进行改变。 不然,真等到有一天,出现无天子,无朝廷,无军纪,只认钱的情况。 李世民这一辈人都掩埋黄土之下,谁还能压制的了? 再则。 这次北征薛延陀,战事太久,还出现府兵家破人亡的情况。 虽然没有传开,但朝廷却是收到相关奏报,把消息给压了下去。 却也不能做到无视不管。 北地大军如今还没有解散,各自带回,就是多种因素导致的。 在李承乾的推动下,到了不得不改,不得不解决的地步。 他现在说这个,就是告诉李孝恭,未来的两年内,朝廷会对军队有多大的投入。 布匹由朝廷收购,完全不用担心收益,实惠还是落在军方的头上。 此外,还有一个重点,当棉布出现,大规模上市后,会导致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,出现致命危机的。 许多家庭,都靠着织布来补贴家用,是占据他们家庭收入,比较大的一部分。 面对棉布的冲击,市场价格必然大跌,从而导致家庭收入骤降。 时代发展的一粒尘埃,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。 他们承受不起,当没有这部分的收益,日子会很难过的。 所以,才有两年的期限,由朝廷出面来收购,并用在军队改革上。 这两年,将会逐步向民间推广相关纺织技术,同时提高棉花产量,以及种植区域。 换句话说,不能硬着落,要软着落,要给普通家庭一个消化转型的空窗期。 另外,鼓励人口的计划,也正好与之配套。 当妇女织布产生的收益降低,不再成为贴补家用的一大进项。 普通家庭自然会选择,通过生育的方式,获取人口激励的红利,来成为家庭的一部分收入,弥补亏空。 再有府兵转型开垦屯田。 可以说,各种朝廷政策,都是有配套与呼应,环环相扣的。 “殿下,两年时间,是不是有点太短了?” 李孝恭露出为难之色来。 李承乾道:“伯父,我是看在你也是李氏宗室的份上,才把这个事情,先交给你来操办的。” “两年时间,不少了。” “而且,还要向朝廷缴税。” 这一份收益,李孝恭一个人是吃不下的,他也不敢一个人吃。 不仅要把其他武将算进来,还要让李世民占据大头。 但就算如此,也能让众人吃的盆满钵满。 想想大唐即将改革,并招募几十万大军,在衣物一方面需要支出多少的预算。 就知道其中的利益有多夸张恐怖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