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承乾随后过问了教材问题,也在有序进行中,大概会在李世民过来后进行。 不过,对长安周遭适龄孩子,已经登记造册完毕,学堂也修建好了。 夫子先生则是从一些官吏,国子监博士,或者是年轻有为的学生挑选。 天子门生。 谁都知道李世民重视程度有多高,官员跟博士亲自教授,这第一批天子门生,若有成绩优异,天赋斐然者。 假以时日,必然能居于庙堂,得到重用的。 去教书,也算是积攒人脉。 升迁无望,或者是没有什么背景靠山的,这无疑是为子孙积福的途径。 …… 三月初一。 朝廷正式颁发鼓励生育之策,下发各道、州、县官府,遵照政令执行,晓喻各地百姓。 一经发布,率先在长安引起极大热议。 朝廷出钱,生养都有奖励,这还是头一次见到,家庭富裕者感叹,普通家庭者振奋。 但朝廷规定,十六岁才能婚配的要求,让不少人还是颇有微词。 只可惜,在激励与要求挂钩,有微词也翻不起风浪来。 “大郎。” “长安县到了。” 李承乾骑着骏马,身边有十数便装锦衣卫扈从。 其他早已经赶到的锦衣卫,则是混迹在人群之中 这次他出来是微服私访,想要看看政令发布一段时间后,各地百姓的情况。 长安县距离长安城不远,但还是有着巨大区分的。 李承乾就选了这地方,没有通知当地官府。 “去官府看看。” “有多少百姓来登记造册的。” 李承乾进城后,就没有骑马,步行走了过去。 他也观察长安县的发展状况。 怎么说呢。 还算可以,至少商铺小贩遍布,很是热闹。 接近官府,遥遥就看见汇聚不少人。 有的人挺着大肚子,有的人也不显怀。 “安静点,都安静点。” “一个个的来。” “朝廷颁布的政令,对你们是天大的好事,不要拥挤,导致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来。” 门口官吏大声吆喝。 大家才开始有序排队,真要挤出个好歹来,可是悔之晚矣。 “小连子村的何氏?” “几个月了?” “九个月了?我的天,你这是差点赶不上了啊。” 一个皮肤黝黑,满脸沧桑的男子,扶着自己的媳妇儿,满是堆笑的说道:“上官,小人就是着急啊。” “就怕媳妇儿临盆,没能登记造册上。” 其他人看着他媳妇儿的肚子,倒吸了一口冷气,这摆明就是要快生了。 这要是没登记上就早上,岂不是亏大发,没有赏钱不说,还没有月资。 “夫君,我感觉要生了,肚子痛的厉害。” 何时撑着腰身,露出痛苦之色。 “忍一忍,忍一忍就好了。” “马上就登记好了。” 男子急得满头大汗,道:“上官,求求你能快一点嘛。” “我媳妇儿快要生了。” 官吏冷声道:“慌什么慌,不是要验明正身,清楚登记嘛。” “办错了事,你负责还是我负责?” 他手上不紧不慢,但众人都感觉他的敷衍,故意拖延时间。 男子急的手足无措,却没有办法。 “这狗东西,登记造册有多难的。” “人家站着都快要生了。” 长孙冲忍不住骂道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