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稚奴,去礼部问问,到底怎么回事。” “是!” 很快,就得到准确的消息。 江南士族在北方发行报纸,筹谋很大,一次性在各大山东士族的地盘上发售报纸,同时还派了识字之人,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宣读。 并且还在学堂书院等地方传播。 初时,小有成效,山东士族也还没回过神来,等连续多日发生后,又见到各地北方学子的热议。 他们才预感不对劲。 这无疑是挑战了他们的神经,当即暴力扰乱的事件。 只不过,显而易见的是江南士族在北方吃了大亏,当地官府偏袒山东士族,说江南士族挑事,把不少人给关押了。 这个时候,就要轮到李承乾这个皇太子出马。 不过,暂时还不着急。 太过主动,就太过给江南士族脸了。 只是令李承乾没想到的是,江南士族无师自通。 他们竟然在报纸上,公开谴责北方发生的排挤敌视事件。 “文以载道报发行的宗旨,深受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感召以及睿智仁德的皇太子教诲,矢志于履行教化天下的一份责任。” “可没想到,本报在北方发行,在学子奔走相告,百姓深得教化之时,却出现骇人听闻的事件。” “……” 长孙冲一句一句的细读出来,李承乾闭眼听着,时不时的晃晃脑袋。 李治板着脸,很是严肃的样子。 “他们到底是想要干什么?” “是要抗拒陛下教化万民的宏愿,是要反对知识的传播。” “他们还是我大唐的子民嘛,这北方难道不是大唐的天下?” “当地官府竟然偏袒至此,扣押本报宣读讲士……。” “悲呼哀哉。” 长孙冲声情并茂的读完,气愤的说道:“殿下,这北地官府是不是太过分了。” “拉偏架也不是这么拉的啊。” “他们山东士族这么能耐,有本事真刀真枪跟江南士族干啊。” 李承乾睁眼,闪过一抹异色。 好家伙。 你老爹是山东士族的代言人。 你对山东士族这么批判。 典型的倒反天罡。 你长孙冲,好样的,够精神! “稚奴,你怎么看?”李承乾问道。 “太子哥哥,我也觉得有点过了。” “怎么过了?” 李治道:“官府插手干预,有损官府的威望,官府要想干预,应该做到不偏不倚,这样才公道。” “那些士族,不想着正面反击,却走歪门邪道的路子,玩盘外招。” “这就太过丢人了。” 李承乾道:“这是他们养成的习惯啊。” “但凡有点威胁什么的,就会利用自身的名望,去影响一些人。” “北方是如此。” “朝廷也是如此。” 别说江南士族,就连李世民都要受到舆论的裹挟。 可见这些人在利用自身名望做事,简直是炉火纯青。 但这一次,他们是打错算盘。 就连他都没想到江南士族会这么搞事。 别说他们了。 难道手,还能伸到长安来? 那当他这个皇太子,就太不当一回事了。 …… 崔敦礼坐在书房,神色阴晴不定,手里捏着的报纸,几乎都要成一团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