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承乾找了个地方坐下,看到李恪神色不太好,就知道他心中的想法。 李恪觉得留在长安,实则是在害他。 就他在长安待久了,势必会引起剧烈的政治纷争。 李世民的老臣,李承乾的支持者,都不愿意看到,李恪这个有着前隋皇室血脉的皇子,待在长安。 可李承乾偏不,就要留。 “坐吧。” “今日艳阳高照,天气适宜,正好咱们几兄弟谈谈心。” 李承乾说道。 “是!” 几兄弟围着李承乾坐下。 “让你们留在长安,是我作为兄长的想法。” 李承乾说道:“你们是我的亲手足,血脉相连,我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不好的看法的。” “作为兄长,关心爱护弟弟,是作为一个兄长该有的责任与胸怀。” “大唐天下,不单单是要我承担起来。” “你们要也帮助我这个当兄长的。” “我说过,缔造前所未有的盛世,匹夫有责。” “身为皇室血脉,你们更加该肩负责任。” 他也没看众人的反应,“哥哥有需要弟弟们帮忙的地方。” “你们应该全力的帮助我。” “不要在意他人猜忌什么的,那是庸人自扰之。” “你们心中怎么想的,我不知道。” “但我可以告诉你们,留你们在长安,是第一步。” “第二步是免去往后的封地,你们只有一个亲王的爵位头衔。” “往后,你们允文允武,不管是从政,还是从军。” “都是可以的。” 他含笑道:“比如我李家的大圣人,青雀就一心的扑在文学上,为我大唐编写一部旷古烁今的《贞观大典》。” “有人说可以称之为《唐典》。” “但我觉得,不管是《唐典》还是《贞观大典》。” “都是由青雀一手编写的。” “是为陛下的文治武功添彩,为天下创造前所未有的盛世,做出的一份功绩。” 李恪看得出,李泰编写《贞观大典》的用意。 其实是对李泰的约束,无心他顾。 一场夺嫡风波,就这样被太子兄长用这样的方式给化解了。 往后不可能再次出现,魏王有染指夺嫡的心思。 他不知道,太子这话,是不是也是在提醒他们。 让他们也学李泰一样,找事情做,表明自己的心迹。 “稚奴已经跟在我身边许久了。” “回去后,三郎也跟在我身边做事吧。” “五郎从军,熬炼捶打去了。” “六郎,你在外面做的事情,我是听说一些的。” 李承乾笑吟吟的问道:“你选一条路。” “是从军,还是从政,或者是去搞文学。” “又或者是去经商。” 李恪忍不住道:“兄长,亲王经商,有损皇室声誉……。” 李愔怕怕的,他不知道太子从哪里知道,自己做的不法之事。 正好不知道怎么开口,亲哥帮他了。 他虽然游手好闲,喜欢玩乐,但也不是傻子。 今天的事情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。 “兄长,不是臣弟抗拒,此事父皇不点头,朝中大臣非议,我们也难以不从的。”李恪说道。 “无妨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