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承乾在利用长孙无忌去做事,也是通过他去传达一些观点,影响一大批人。 增长困难,这是当下大唐遇到的最重大问题。 各行各业的利益方,都发现大唐是一片向好,可收入却就是不见大的增长。 也就导致朝廷的税收,也跟着涨不上去。 这样的现象。 用专业的术语来形容,就是市场饱和。 但大唐市场真的饱和了吗? 没有! 绝对没有! 这才多久啊,怎么可能就发展到这等地步。 只说是消费得起的人,他们饱和了。 目光要从中上层,转到底层去,这样才能发现更大的市场,带动经济。 要做的是百姓手头有钱,刺激消费。 当初的补贴国策,就是一项刺激举措。 也是去年税收实现增长的一部分因素。 …… 长孙无忌带着若有所思离开了。 李治还在兴致勃勃的,向自家哥哥请教。 “舅父会有什么办法,让百姓有钱呢?” “大兴土木,见效也不见得快。” “工部一千万的庙算,也做不了多大的事吧。” 李承乾微微一笑,“一千万就真的是一千万吗?” “难道不是?”李治不解。 “一千万,至少会花出三千万,乃至更多的价值来。” 见李治还是不懂,李承乾只好道:“如果一千万,只花出一千万的价值来,那是失败的。” “它主要目的是修缮,营建官道。” “但却能带动相关方面的产业链。” 长孙冲好奇道:“产业链是什么?” 李治也是点头,露出询问之色。 “拿长乐的茶叶来举例。” “茶田要栽种,施肥,照料,采摘,制茶,包装,运输,销售等事项。” “这仅仅是一部分。” “此外,还有泡茶用的茶壶,茶杯,案几……。” “只要饮茶,就少不了这些东西。” “这就是产业链。” 李承乾道:“类比到官道修缮营建。” “你们应该想到,产业链涵盖了什么吧?” 李治露出兴奋之色,“哥哥,我懂了。” 长孙冲有点撇嘴,你又懂了? 人不大点,你可懂得真多啊。 “你记住了,以后作为决策者,看事情不要那么片面,要从全方位的角度,去看待事物。” 李承乾不无感叹。 到底是李治啊。 思维能力就是妖孽。 这些话,他是一点就通。 至于长孙冲,他根本不抱有任何期待,老实本分就成了。 “我记住了。” 李治重重点头。 李承乾却是想着长孙无忌。 这老狐狸,到底领悟得到吗? 他这一手观念灌输,还有一个目的,是想让他关注到,人口的问题。 把隐匿的黑户全部给揪出来。 这是目前,李承乾暂时用的温和手段,能够奏效的话,那还好说。 如果没有效果,还是当前的状况。 等到今年出巡回来,他就要动手了。 …… 圣天子与皇太子要出行巡幸。 已经确定好日程,在亲耕礼之后。 在这个时间节点,李恪的银行借着声势,正式推出储蓄、借贷的事务。 储蓄是重点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