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高句丽使者灰溜溜的走了。 但李世民他们还是惊异的看向太子。 太子还是第一次露出如此强横霸道的姿态来。 贞观十四年的大朝议,都没有这么来的猛烈。 大家都预感到不妙,动作都轻了不少。 李世民也有点忐忑。 啥情况啊这是。 太子要不要这么强势的。 “咳咳!” “太子啊。” 李世民故作咳嗽两声,道:“既是已决定征讨高句丽。” “你看如何出兵,何时征讨,该用什么名义?” 天兵天将,师出有名嘛。 他之前都想好了,乃是渊盖苏文不臣,公然戕害高句丽国王,大逆不道。 但现在嘛。 他想听听太子是怎么说的。 “杀我唐使,获罪于天,无可祷也!” 李承乾道:“高句丽上至国王,下至百姓,皆有罪!” 哗! 这是直接上升了不知道多少烈度的罪名。 陛下是借着高句丽被杀,新罗的请求。 这下好了,太子是把名义,直接拉满顶格。 没有中间商。 大唐与高句丽正面对战。 只有一个结果。 高句丽灭亡,归入大唐版图,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结果。 “如何出兵,还是陛下决断。” 李承乾道:“何时征讨,目前已经是九月初,北地气温不同,已经大降。” “风雪也快到来了。” “我以为,当以调集大军为主,可先行命小部兵马出击,大部兵马休整。” “一是等到粮草补给跟上,最好的不用担心运转的问题。” “二是开春后,等到冰雪融化,对我军大为有利。” 无非是几个月的时间而已。 这么多年都等了,也不差这几个月不是。 “药师以为呢?” 李世民问道。 李靖道:“臣也觉得如此。” “虽说气候,大家都一样。” “但高句丽长久生存在北地,习惯当地的气候。” “我军主攻,高军主守,他们在城,我们在野。” “冒着风雪攻城作战,很是不利。” “如果战线拉长后,道路不便对粮草补给也是极大的问题。” 李世民也明白这个道理,“既然如此,那就先行派小部兵马作战。” “是!” 李承乾离开后,李世民拉着李靖,道:“太子这次过于反常了,你看出什么来了嘛?” “那个使团,就这么让太子重视的?” 李靖摇头道:“臣不太清楚,但太子这次的反应,绝对不容小觑。” “呵呵。” 李世民轻笑,“渊盖苏文惹谁不好,要惹太子。” “这下,太子主战,可没有任何的声音咯……。” …… “小的参见殿下……。” “呜呜呜……!” 虽然穿戴一新,但从他的神态能看出,遭受了不少的磨难。 这就是第四支探索队伍,唯一幸存的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