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长安。 梁国公府,书房。 房遗直端着一碗汤药进来,见父亲还在埋首伏案,脚步都放轻了不少。 “阿耶,先把汤药喝了吧。” 房玄龄头也没抬,说道:“放这里吧。” 房遗直还不知道,放这里怕是等会儿想起来都忘了。 “你还要签字,到时候东宫那边检查起来,不好交代的。” 他劝道。 这汤药是寿杏侯,亲自开的方子,并且是东宫那边监督,什么时候喝,都需要由本人签字的。 这一年来,圣天子,太子不在长安。 几乎重担都压在父亲的身上。 房遗直既是感叹又是揪心的。 别看这权柄很重,实际上父亲是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,可以说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,不敢大意。 经常到深更半夜,书房的火光还亮着。 身体也就跟着出现问题,只好服汤药。 “好吧。” 房玄龄也只好罢手,一口将汤药喝完,也顾不得其他,继续俯首。 “嗯?” “你怎么还不走?” 房玄龄抬头看到好大儿还在,问道。 “父亲,还是早点休息吧,你这样熬坏身体可怎么得了。”房遗直关切的说道。 “哎。” 房玄龄道:“陛下与太子如此器重于我,我岂能懈怠?” “如今北方战事,大战一触即发,许多事情都要朝中调度,安排的。” “粮草器械是必须要跟上的。” “前些日子,陛下下令又调了十万府兵秘密北上。” “十万人,人吃马嚼的,哪有不能顾全的?” “战局如何,我不用操心,但后勤补给是一定要保证的。” 说到这里,房玄龄面露凝重之色,想说什么,终究是没有开口。 “你先下去吧。” “老夫心头有数。” 无奈。 房遗直只好退下。 书房安静下来,房玄龄没有在埋案,他似乎是在天人交战,拿着笔,看着白纸,犹豫着是不是拿过来书写。 最终。 他好似下定决心一般,拿起白纸,奋笔疾书起来。 “圣天子在北,臣顿首三叩!” “臣昧死呈奏……。” …… 李世民拿着长安来的奏本,迟迟没有说话,半响后,才道:“去请太子来。” “是!” 不久后,李承乾一人到来。 行辕内,只有李世民在。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面对李世民。 李承乾心头有点不得劲。 “参见陛下……!” 李承乾道。 “你……。” 李世民想说什么,终究还是摇头,没有说出来,他道:“这是梁国公的奏本。” “你看看吧。” 李承乾接过来一看,眼睛微微一沉。 房玄龄上奏。 两宫在北,长安久日无主。 请天子或者太子归朝,坐镇中枢。 虽然话说的很是中规中矩。 但内容的含义,却不是这么简单。 房玄龄就差明说,两宫都在北地,要是有个闪失,那该怎么办? 还是回去一个,出现问题,朝中至少不会乱。 房玄龄并非是杞人忧天,而是从大局出发,隐晦的点醒李世民与李承乾。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千金之子坐不垂堂。 更别说是两个。 大唐是强盛,唐军也所向无敌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