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几辆车队,在一座府邸前停下,走下来数位鲜衣锦服之人, “把人安排好。” 为首的老者,抬头看着府邸牌匾,王府,神色透着焦虑。 他是太原王氏的族长,王良德。 经历两朝,隋炀帝时期为博士,武德年间也是博士,后年因玄武门之变,离开长安,回到太原教书授课。 不曾想,远离长安几十年,临老临老,又回到这里,要为太原王氏博取一线生机。 “博明下值没有?” “要是没下值,去候着,就说我到了。” 他吩咐了一番,走进王府。 夜色降临,他口中的王博明匆匆而来。 “族长!” 王博明恭敬的行礼,他在朝中的官位并不高,还是在国子监任博士,不过是六品官秩而已。 “情况如何了?”王良德关心的问道。 “事情很是不妙。” 王博明道:“长安的王家,全部悉数捉拿下狱,一个都没跑掉,其他牵连的家族,也是如此。” “大理寺早就把参与的家族给摸清楚了,一直按兵不动,那日朝议后,就动手抓拿归案。” 王良德手都是颤抖的,“山东王家呢?” “我打听过,山东王家等也被抄家了。” 闻言,王良德怒不可遏的骂道:“蠢货,一群蠢货,他们被拿来当枪使都不知道。” “还累及主支嫡系。” “我来的途中,太原就传来消息,官府已经派人盯着王氏了。” 王博明大惊失色,道:“族长,必须要尽快活动,找人说情啊。” “尤其是不能连累到高阳县男。” “那可是……。” 王敬直如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 都说打碎骨头连着筋,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来。 王敬直与太原王氏怎么也该是同气连枝,一荣俱荣的。 而且,这次就有一部分奔着王敬直去的。 这要是导致王敬直的莱州刺史不稳,那王氏真的要天塌了。 “老夫知道,你继续打听消息,尤其是关于高阳县男的。” 王良德道:“我在长安还有些故旧,我去找他们看看。” “只能是如此了。” 王氏在长安开始上下活动,走人脉的,找关系的,可以说拿出全部手段来。 几天后,王良德总算是找到一条门路,在盛唐酒楼摆了一桌宴请。 “太原王氏王良德拜见汉王殿下。” 李元昌倒没有托大,毕竟对方是王氏家族的族长,他虚扶了一下,道:“王族长客气了。” 他坐下后,看着一桌子的好酒好菜,道:“王先生,你这一顿饭可不好太吃下去的啊。” “汉王殿下谬赞了,殿下尊贵,这些对殿下来说,不过是家常便饭尔。” 王良德说道。 “本王胃不太好,当初耿国公之子冯智戴请我,也是这样一桌好菜,但还没开吃,就闹了笑话。” 李元昌淡淡的笑道:“所以啊,本王就长了记性,先说清楚了再吃饭,免得被噎着了。” “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 王良德没想到这位汉王会这么直率,他微微犹疑,见汉王真是一副不说明白就不动筷子的架势,他只好道:“汉王明鉴。” “想来殿下也是知道,最近银行骗贷的事情。” “我太原王氏家教不严,以至于闹出此等祸国殃民的祸事来。” “但此绝非我王氏之愿。” “……” 李元昌来的时候,就知道对方的用意,只不过话还是要摊开来说,不明不白的吃了,到时候吃人嘴软,传出去汉王吃了不办事,那多大的笑话啊。 他李元昌可丢不起这个人。 “所以,你想走本王的路子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