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狄仁杰道:“江南报纸要落下风,他们的报纸卡在审查,要么隔天,要么不过。” “是崔敦礼亲自审查的。” “李义府什么作为?”李承乾问道。 他对崔敦礼的行为,一点都不意外。 他要是让江南报好过,那才是违反常理。 “李义府也在想办法卡山东报纸的,只不过,他没有崔敦礼那么大的权力。” 狄仁杰笑道:“但也让崔敦礼很是难受。” “呵……!” “看来火候差不多了啊。” 李承乾随口说了一句。 “殿下是指李义府要与宋国公他们联手了?”狄仁杰诧异道。 李承乾没有回答,算是默认。 狄仁杰想了想,还真是如此。 既然开战了,那么江南士族不想一败涂地,只能是指望李义府,李义府也需要江南报纸,有所作为。 “你动手写一篇文章。” “以‘自古忠孝两难全’为标题。” 李承乾埋首,看着奏本,淡淡的说道:“写好了暂时不发,等时候到了再说。” 狄仁杰念叨着标题,他眼睛一亮,道:“学生斗胆。” “这标题是要给顾远的行为定性,以此为盖棺定论的结果,从而结束这场争论吗?” 李承乾没有多余的动作,头也不抬的说道:“顾远是为朝廷做事,既然遭受到这么大的非议。” “朝廷自是要为其正名。” “不然,岂不是寒了广大为朝廷做事的忠臣?” 他顿了顿,道:“我要提醒你一点,不能从大义灭亲的角度入手。” “这不好!” 狄仁杰躬身道:“学生明白!” 他很清楚这篇文章的重要性。 从其他角度可以,但绝对不能说是大义灭亲。 否则,整篇文章没有起到定性的作用,反而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。 这个时候,大义灭亲并不算一件值得称道的事。 “怀英,你要明白一点,大唐帝国报是朝廷喉舌。” “除了大唐帝国报之外,没有比他更具有权威与公信力。” “其他什么剑南报,山东报,江南报等,不过是民间报纸而已。” 李承乾道:“民间报纸可以争论不休,但大唐帝国报一出,就容不得再有半点争论。” “所以,一字一句都要仔细斟酌考虑,尽量做到尽善尽美,不落话柄,不出纰漏。” 狄仁杰牢牢警醒自己。 一定要上心,不能大意。 大唐帝国报的文章,要是说顾远大义灭亲。 那就很大可能被曲解,为朝廷做事,就是大义灭亲。 那还得了。 谁敢做事啊。 所以,只能从‘忠孝’的大方向入手。 忠与孝,千古不变的大命题。 李承乾看着奏本,突然不觉的眉头一皱。 他思索良久后,放在手下,指节敲打着。 “这个事要现在就处理了吗?” 李承乾在考虑,并不是在犹豫。 他现在处理事情,除非是天灾人祸,其他的在他眼里,并没有轻重缓急之分。 一切都是从全局角度入手。 “现在处理,爆出来的话,会打乱全局的节奏。” 他再次打开奏本,提起朱笔落字后,微微吹了一下,合上道:“怀英,立即送去太极宫,请陛下御览。” “是!” 狄仁杰快步朝着太极宫而去,将奏本送到圣天子的手中。 李世民打开一看,脸色就变得极为难看。 “该死!” 他低骂了一声。 狄仁杰头不由低的更低了。 目光落在最后,太子给的批示,李世民神色稍缓,道:“怀英,你回去告诉太子,我知道了。” “是!” 狄仁杰快步离开,暗自有些疑窦,什么事情让陛下发怒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