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又是一年冬天。 长安依旧被白雪包裹着。 但却并没有阻挡长安热闹的景象。 各路封疆大吏都在陆续赶到长安。 一来,明年圣天子五十圣辰,必须是要到场的。 二来,顺带着参加今年年末的大朝议。 可以说一举两得,也是大唐天下官员,再次云集长安。 要追溯到之前,还是高祖禅让,圣天子即位之时。 李厥所料的不差,他们与吴王,是前后脚抵达长安的。 面对诸王回京,宗正寺与礼部都是郑重的对待。 尤其是李恪与李佑。 两人的身份不单是亲王那么简单,更是主掌一方的重要人物。 特别是李佑。 朝中官员都不得不慎重对待。 他们其实也想不通,纨绔浪荡的齐王,怎么越发有本事了呢。 治理吐蕃,治理东北。 这两个地方的发展,齐王是功不可没,朝中中枢大臣可都看在眼里。 你要说齐王有多大的能耐,也不见得。 要说他没有本事嘛。 他就能把两地治理的像模像样,还能扬大唐威名。 就说怪不怪吧。 李佑与李恪穿戴正式,与皇孙李厥,李象等人,一同去拜见圣天子后,再去的东宫拜见太子。 “三郎!” 李承乾拉着李恪的手,上下打量着他,露出心疼爱惜之色,道:“苦了你啊。” “兄长,一切都是为了大唐。”李恪说道:“区区一些风霜而已,算不得苦。” 他心头很暖。 在父皇那里得到关心,在兄长这里也得到关爱。 这样的感觉,让他在吐蕃做的事情,心安不少。 父皇与兄长在意的不是吐蕃怎么样了,而在乎他本人如何了。 “好。” 李承乾笑道:“不愧是我李家儿郎,很有精神。” 李佑吃味道:“哥哥,你也不心疼心疼我,我在东北吃的苦可不少。” “一点都不比三哥差好吧。” 李承乾瞥了他一眼,道:“你确实功劳不少,我不否认。” “但你在东北做的一些糜烂堕落的丑事,我不知道?” 李佑这家伙,镇得住东北大都督府,没有用错他。 毕竟,李佑的嚣张霸道是出了名的,做事极其违背常理,根本吃不准他的路数。 别说东北大都督府的官员,就是江夏王也吃不住他。 可要说,东北之事,全是他一人所为,那就真的夸大了。 还是手下的人给力,比如裴行俭,上官仪,韩瑗,刘仁轨,李道宗等人的辅佐。 李佑给这些能臣站台支持,提供一个极为舒适的治理环境,相应的,这些能臣就能大展拳脚,施展抱负的回报他。 不然,就李佑这半吊子的能力水平,东北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。 李佑放权,下面的人放心做事,双方都在互相成就。 “哥哥,我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啊。” 李佑委屈的说道:“我知道父皇要五十大寿,就把东瀛女皇给带上,到时候给父皇献歌献舞呢。” “当年突厥可汗为父皇亲自跳舞,我这次也效仿之。” “为人子,当想办法让父皇开心,这是孝道。” “哥哥不能指责我不是。” “我冤枉。” 闻言,李承乾露出狐疑之色,“这像你说出来的话?” “哥哥!” 李佑怒道:“我在你眼里如此不学无术吗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