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魏师,我是真不想劳动你的。” 李承乾如是说道:“但这次科举,乃是建立健全科举取士制度的首次施行。” “我交给他人负责,担心他不能公平公正,藏有私心。也害怕他能力不够,无法胜任。” “思来想去,唯有我魏师,才能堪此大任。” “我想,这可能也是天下广大学子的期望。” 魏征听得脸色是一片红润,呼吸也急促不少。 太子话里话外,都是在说他为人正直,刚正不阿。 天下学子也对他崇敬钦佩。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臣,高兴与快慰的呢? “殿下,臣的身体臣知道。” “臣愿意担此大任。” 魏征急忙说道,说着就觉得有一股剧烈的咳嗽之意,但他生生的强忍下来,忍不住还狠狠的掐着自己。 不能咳嗽。 绝对不能咳。 “既然如此,就将此事交给魏师负责。” 李承乾不知道魏征的行为,他继续说道:“科举的章程,魏师也清楚。” “张师,孔师,贾公彦,寿杏侯,新邵侯等人,那边会负责出题。” “你审校查阅便是。” 本来,这次科举取士,是不准备把天工院与医学院列入科举试题中的。 在犹豫不决的时候,孙思邈与李淳风找到他。 试题要出,但可以简单。 如此,李承乾也就应允了。 简单无碍,送分也行。 此举可以让两院的试题,在科举试卷上有个开端就成。 往后的科举,等到学子们对这两院熟悉后,逐步增加难度便是。 而在这一过程中,学子们肯定会去学习两院的教材。 这样就能让学子们获取这方面的知识。 “臣明白。” 魏征道。 “试卷的姓名籍贯等,必须严格执行糊名的规定。” 李承乾强调了一下:“确保审阅批卷的考官,没有客观因素影响,保证公平公正。” “是!” 李承乾没有多留魏征,奏对完后就让他离开了。 魏征走出东宫,上了马车后,再也忍不住捂嘴咳嗽起来。 咳嗽的很是剧烈。 脸色都憋红了。 等到平复后,他看着手帕上染的丝丝红色,怅然出了一口气。 “马上回府!” 回到府邸后,魏征坐下休息片刻,喝了汤药,神色稍稍红润了点。 外面传来声响,是张士衡等人送来的乡试考题。 魏征不敢怠慢,乡试要在今年八月底举行,明年春还要举行会试以及殿试。 所以,乡试的考题要先出。 在去年,朝廷就提前下了公文,各地官府要通知学子,做好八月参加乡试的准备。 考题是今年春末时分,就开始由张士衡等人拟定。 因为科举主考官的人还没确定,悬而未决,所以等到现在。 朝中大臣都知道,魏征也明白。 科举主考官为何悬而未决。 因为主考官的首选人,是他魏征。 只是身体一直不好,让两宫难以决断。 朝中也不是没有声音,催促确定主考官。 但都被太子给压下来了。 直到魏征身体好转,李承乾立马拍板,并且立马把消息传达,所以考题才会这么快送来。 “太子还是念着我这个老师的。” 魏征心里不感动才怪了。 太子硬生生拖了这么久,就是等着他身体好起来。 这是何等恩典啊。 “试题不能在家审阅。” “太子关心我,允许我在家办公,但我不能这么做。” “若是传出去,未免有泄漏考题的非议,引起不必要的质疑。” 魏征道:“我还是去天启殿审阅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