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已经让朝廷上的文武很是不满,李世民也很不爽。 几个小小的部落,敢不听招呼,已有取死之道。 但六诏那地方,山高林密,瘴气遍布,杳无人烟的。 兴兵讨伐的话,代价可能有点高。 权衡利弊后,决定先派了使者去问罪,要他们来长安认错。 如果不遵的话,届时再论。 谁知道,现在等来的结果,是唐使被杀了。 还犯边辱掠唐民。 “事已至此,无需多言。” “杀我唐使,就是开战。” 李承乾道:“陛下,当命剑南立即调兵平叛。” “哼!” 李世民冷声说道:“这么多年来,都没有人敢对我大唐有任何冒犯。” “小小的几个蛮夷,不知所谓,妄图对我李世民发起挑战。” “真是可笑至极!” 他走了两步,道:“太子说的不错,既然他们想死,我就成全他们。” “兄长,兵部拟定战事计划。” “两天后呈上来。” “此外,传朕我诏令,剑南调动大军,立即平息边境的战况。” 李世民当然不会因为六诏,就失去冷静让剑南自行平叛。 剑南能做到的话,早就把六诏给收拾了。 先让剑南把边境安定下来,再是考虑重拳出击的时候。 …… 两天后,两仪殿商议。 在场的人都知道六诏的事情。 我大唐按照规划发育五年,没有对周围动手动脚,都应该感恩戴德的。 却不想,临近最后时间,有人要跳出来找死。 简直是给大家伙的脸上,狠狠的抽了一记耳光。 “灭掉六诏看似简单,实则还是有点困难。” 长孙无忌道:“我不是长他人志气,是考虑当地的地形环境。” “他们见我天军压近,肯定会躲进深山老林的。” “到时候,敌人在暗,我们在明,情势不利,怕是会徒增不少伤亡。” “大家参考一下岭南。” 岭南以前之所以没能真的掌控,就是因为地理气候的缘故。 打下来,你需要人去开发的。 不开发的话,打完就走,人家又会死灰复燃,继续给你制造麻烦。 六诏也是一样。 那种地区,六诏也是以各自的部落为主,人家世代生活在那里。 天军打过去后捣毁,然后大军一走,人家又继续回去发展。 为什么说那些地方,瘴气遍布。 就是人太少了,没有开发。 没有人气,瘴气肯定就多了。 “难道说不打了?”李道宗道。 “当然不可能。”长孙无忌道:“只不过,要想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。” “免得打是打了,最后得不偿失。” “我大唐将士的命,可比那些地方的东西,金贵得多。” 李世民皱着眉头,看兵部呈上来的计划,他很想立马下诏。 长孙无忌又说到他的心头上了。 仗要打,但打了之后呢? 这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。 “太子,你觉得呢?” 李世民问道。 李承乾想了想,道:“暂时不急,剑南平定边境后,只要防范好,我们有的是时间讨论。” “我的建议是,既然要打,诛灭六诏的话,那就不要再让他们有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。” “怎么做,大家集思广益,商讨出办法来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