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 狄仁杰二十一岁之年,高中新科状元,何等意气风发,何等鲜衣怒马。 在长安城顿时名声大噪,引起无数人围观,无数少女春心荡漾。 狄仁杰不是没看过长安,但今日之长安,在他眼里却别有一番光彩。 狄府。 花团锦簇,彩灯高挂。 爆竹声声,锣鼓喧天。 宾客如云,贺礼纷至。 狄氏一门都在迎宾客,狄孝绪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,老怀开慰,笑口常开。 “狄公贤孙,高中状元,陛下钦点。青云直上,指日可待啊。” “怀英状元,太子门生,才华横溢,知书达礼。年少风发,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。” 狄孝绪连连谦虚的说道:“过誉过誉,怀英年少,还有不足,当自持本心,戒骄戒躁,多多学习,沉心静神才是。” 外人如何称赞,那都是恭维。 自家人可以听,但不能当真。 年少成名,关注必不可少,背负的压力只会更大。 但凡有点骄狂之态,都会被人无限放大。 官场之中,最是忌讳得意忘形。 狄仁杰如今一时风光无两,但眼红嫉妒的人,却大有人在。 稍不注意,就会被人抓住痛脚,从而败坏声誉。 尤其是狄氏子弟,更不能仗势炫耀。 设宴庆祝之后,宾客尽去。 狄孝绪等一众人,聚集在正堂,新科状元狄仁杰也坐在一边。 狄孝绪在给子弟们耳提面命,不许他们有张狂蛮横之举。 “怀英有今日,一是太子殿下的教导,二来是自身的努力。” “我狄氏有此恩典,来自不易。” “怀英是我狄氏的未来,谁要是做出有辱狄氏门风的行为,坏了怀英的前程。” 狄孝绪虎视左右,道:“老夫丑话说在前头,关起来门说给你们听。” “届时休怪老夫不念情面,大义灭亲了。” 狄仁杰的成就能有多高,关乎着狄氏的整个未来。 如今只需要按部就班,不出差错,就能预想到狄仁杰的前程顺畅。 但在这一漫长过程中,谁也无法保证会出现什么变故,影响到狄仁杰。 所以,还是要给家族子弟警醒一二。 家族子弟自然不敢多言,连连称是。 “怀英,可知道你往后的去处?” 狄孝绪问道。 狄仁杰微微摇头,道:“暂时不知。” “等过两天,我要去东宫觐见太子殿下。” 他也是对自己的去向不太清楚。 现在心里想着,自己是不是还能回到太子身边,继续侍奉。 但想到房遗爱替代了他,再回去的话,显然有点不太可能。 “是吏部安排,还是东宫那边……。” 狄孝绪试探的问了一句。 “阿翁,孙儿也不知道。” 狄仁杰道:“想来应该是吏部安排吧。” “嗯……。” 狄孝绪也没有多问,只是叮嘱他觐见太子的时候,要多多恭敬。 …… 东宫。 房遗爱领着狄仁杰快步朝天启殿走去。 最近殿下都在天启殿与张士衡等诸公,商议《唐礼》之事。 《唐礼》经过这么多年,总算是由张士衡、贾公彦,孔颖达等人,给编撰出了初稿。 如今到了审核校正的阶段。 不得不说,编纂书籍很是耗费时间,而编纂与‘礼’相关的,更是如此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