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贞观二十六年(公元652年),九月二十。 故太子太傅,尚书省副丞相,宋国公萧瑀病逝家中,享年七十八岁。 朝野悲痛,圣天子伤绝。 …… 按例,萧瑀以国葬之礼待之,有司负责操办。 李世民下诏,追赠萧瑀司空,荆州都督。 谥号‘贞褊’。 这是李世民准备赐的谥号。 萧瑀与李世民之间的君臣瓜葛,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。 萧瑀从隋朝开始,经隋炀帝,李渊,李世民三朝。 他的性格就一直饱受诟病,时常忤逆李世民,还跟同僚大臣起纷争。 要不是李承乾的话,以萧瑀的性格缺陷,只怕早就被离开权力中心了。 贞是对他的政治表现认可,褊是对他性格问题的不满。 李承乾对这个谥号是反对的。 他找到李世民,道:“陛下,宋国公的功绩,不能因个人情绪,从而就将他的性格,当做谥号中来定论。” “当年,萧瑀带着江南士族,让山东世家不敢再倨傲。” “后来的一系列事情,都是从这开始的。” “如果用‘褊’,来夸大他的性格问题,却不重视他付出的功劳。” “这是不应该的。” 他顿了顿,道:“陛下,谥号是为臣子生前功绩,死后盖棺定论的。” “这样的谥号,对宋国公生平不公,也会惹来非议的。” 李世民有些时候的毛病,就是过于主观感情用事了。 这等谥号,你给一个有大罪大错的人,还差不多。 但你给萧瑀,还是曾经的皇子,隋炀帝的舅子,自己名义上的舅父。 这不是说萧瑀心胸狭隘,是在说自己。 再者,你这样搞,那其他大臣能心安啊? 谁死后不想有个美谥的。 “你说的不错,我不该这样。” 李世民叹息道:“好在你及时劝说,要是真的定下来,这是一件坏事。” 他想到什么后,道:“若是魏征在的话,他肯定会劝谏我的。” “太子,就让群臣商议吧。” “我不参与了。” 他的神色有些落寞,怀念起魏征在的时候。 李承乾摇摇头,魏征在的时候你嫌弃,魏征不在的时候,你又想的很。 真是受虐体质是吧? 不过,李世民有句话说的对。 魏征在的这话,这个‘贞褊’的谥号,一从李世民嘴里出来,马上就会遭到已故大喷子的狂轰乱炸。 你这样对一个功臣,身份复杂的国公,这么赐谥号,是皇帝该有的格局与心胸吗? 李承乾找到长孙无忌等人,让他们商议对萧瑀的谥号。 最终确定下来。 谥号‘肃’。 这个谥号才对嘛。 果然,臣子们不吝啬对已故同僚的赞美,就是为自己将来的某一天,自己也能获得好的美谥。 大家都有噶了的那一天,你给人不好,未来也可能有人给你不好的。 敲定好萧瑀的谥号,萧瑀的身后事,也不用两宫关心了,只等着下葬便是。 朝中照常运转,不会缺了谁少了谁就停摆了。 许敬宗在东宫觐见,汇报清查人口田地的事情。 “殿下,山东的田地清查,主要部分都完成了。” “还有少部分在收尾之中。” 许敬宗说道:“不清查不知道,一清查真是令人不敢相信。” “山东世家大族,名下的田地,数目惊人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