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世民放兵权。 说放就放。 他在甘露殿召见李孝恭,尉迟敬德,李道宗,李绩等武官,说了很多的话。 通篇就只有一个意思,我老了,身体的状况不好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,趁现在他还能动,让太子接手兵权,好在他驾崩后,大唐帝国能够顺利的将权力过渡。 说这些话的时候,武官们都静静的听着,李世民时不时的剧烈咳嗽,脸色青紫之时,他们都揪心无比。 这么多年来,与这样一位开明贤能的帝王相处,谁能没有感情? 更何况他们是一路征战走过来的同袍兄弟。 开国功臣都得到了善终。 能在这样的帝王手下做臣子,是他们的福气。 换了那些猜忌与疑心重的帝王,臣子们怕是没有一个好下场。 只是,如今这位雄主帝王,却是行将就木,暮气沉沉。 “陛下。” 尉迟敬德拜倒痛哭。 李孝恭等人也是含泪。 李承乾跪坐在李世民的下首,低头看不到表情。 “好了。” 李世民道:“尉迟,你一个大丈夫哭什么哭,我还没有死呢。” “只是在跟你们说说心里话。” “太子贤明又仁德,你们要好好辅佐才是。” 说了,他气喘了几声,道:“我有点乏了。” “你们退下吧。” “是!” 李世民把李承乾给留下了,道:“太子,你有什么要办的事,趁我还能给你兜底的时候,你尽快提出来吧。” “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,就撒手不管,去见阿耶请罪了。” 李承乾微微摇头,该办的事情,已经办的差不多了。 他也不想再劳动李世民去操心,如今兵权在手,他自己就能做了。 “我最近在看高祖本纪,我很佩服他对生老病死的豁达。” “真的到了这个时候,我想了许多。” “这一生,我立下许多功绩,也犯过许多错误……。” 他在对李承乾倾述,李承乾认真的听着,他从李世民的眼中,看到眸中渴求与希望。 不是对长生。 好像是对他。 那种眼神很复杂,掺杂着某种情绪在里面。 他知道是什么。 只是……。 他沉默不语。 …… 贞观二十九年末,大朝议上,李世民没有出席这场大朝议,只有李承乾在。 这样的情况,百官心知肚明。 虽然圣天子没有下诏,让皇太子见过,但实则,皇太子已经在行监国之权了。 李世民在甘露殿,牵着刚好能够蹒跚走路的重孙,李厥之子李明。 明,有光明、智慧之意,同时是日、月的组成,也有公平正义之意。 是李世民与李承乾商议后,亲自确定的名字。 可以说,对李明,三代人都有极大的期望与托付。 “咯咯咯!” 李明拉着李世民的手,撒花的朝前扑腾着,嘴里还发出笑声。 李世民有点拉不住这撒野的半大孩子。 张阿难在一边又是小心小皇孙,又要小心天子会摔倒。 就在这时。 李厥大步流星的走来,远远的就喊道:“阿翁!” “哈哈哈!” 李世民看都没看他一眼,继续跟重孙玩着,李厥到了近前,一把就把乖儿子抱起来,“你个臭小子,阿翁被你这么拉着走,赶得上嘛?” “要是有个闪失,屁股给你打开花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