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章 美好蓝图-《无人扶我青云志,我自争得门楣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座师,如果我说此事可以解决呢?”

    “不用等后面的人,只需要座师这一代便可以解决。”

    苏墨闻言笑了笑,自信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什么?这不可能!”

    孙知府摇了摇头,认为苏墨这是在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“想要脱贫,唯有两条路。”

    苏墨对此毫不在意,竖起两根手指说道。

    “第一个办法就是扩粮产,开荒地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北源府山多地少,其中良田大多在乡绅手中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想要动土地,那便是动这些人的命根子,极易引发动乱,因此此路不通。”

    孙知府点了点头,他不是没想过丈量土地,但阻力太大,不敢轻动。

    “其二个办法就是建产业,做一个涉及到全府百姓一同的产业,带领百姓们共同致富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苏墨指向窗外的远山,眼中闪烁着精光。

    “尤其是北源府有着天然优势,可以依托本地资源,做别人做不了的买卖。”

    “让百姓在农闲时做工增收,既不耽误农耕,又能避开与乡绅的直接利益冲突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百姓富裕了,税收自然就上去了,座师的政绩也就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万万不可!”

    孙知府眉头一皱,当即反驳道。

    “大业朝以农为本,重农抑商乃是国策!若鼓励百姓行商,必然导致人心浮动,农田荒废。”

    “此前便有官员因重商轻农被言官弹劾,最终降职调岗,流放千里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是要本官重蹈覆辙?简直是胡闹!”

    他虽想升官,却绝不敢拿乌纱帽去赌。

    “座师误会了。”

    苏墨早已料到他会有此顾虑,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说道。

    “若是百姓自发经商,逐利而忘本,自然会误了农时。”

    “但若是由官府主导呢?”

    “官府主导?”

    孙知府闻言一愣,这有些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苏墨继续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由府衙出面,建立作坊,立下铁规,农忙放归,农闲征召。”

    “百姓只是做短工,不离乡土,不废农桑。”

    “而那些逐利的商人,只需从府衙进货,不得私下与百姓交易,更不得强留劳力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慢慢加重了语气,一副成功学大师的姿态。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主动权全在座师手中,府衙盈利可用于改进农具、办学堂、济孤寡,多余的商税还能上缴朝廷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既不违反农本,又充盈了国库,更惠及了万民。”

    “这等利国利民的政绩,谁敢弹劾?哪怕是御史台的言官,也得竖起大拇指称赞座师教化有方,富民有术!”

    似乎是被苏墨的话打动,孙知府的眼神有些许变化。

    如果真能做到农忙放归,官府主导,那确实规避了最大的风险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