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房玄龄道:“太子以为……。” 他将商议之事和盘托出,随后肃穆说道:“太子认为,大唐要想创造盛世,必须在人口上下功夫。” “大举鼓励生育……。” 李世民捻着胡须倾听,他也深以为然。 人口是一国重中之重。 经过之前一系列的战乱,损失大量人口,急需弥补回来的。 大唐的国策,就有这一方面,只不过并没带来多大的成效。 “钱,是不是有点多了?” 他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。 “太子想要大把散钱,但钱从哪里来?” 这话问的,回答的只有沉默。 他们也在苦恼。 话说的轻松,但是要拿真金白银出去的啊。 长孙无忌掏出太子写的东西,道:“陛下,这是太子呈奏陛下的。” “我看看。” 内侍上前接过,快速交给李世民。 李世民脸色就不太好看,旋即又变得沉凝起来。 这变化的神情。 高士廉看在眼里,给长孙无忌一个眼神,里面写了什么,怎么陛下神色这般复杂难明的? 长孙无忌一脸无辜,我也不知道啊,大家都在一起,他也没机会看。 “太子倒是好想法。” “主意打到我的内库来了。” 李世民收起呈奏后,也没有给他们看的意思,道:“就这样,钱由我的内库调拨给国库一部分,国库再出一点。” “你们拟定好相应的激励之策。” 魏征轻飘飘来了句,“陛下可真有钱啊。” 李世民也不在意,笑道:“为了百姓,掏空我的内库也在所不惜。” 众人其实都很好奇。 陛下是怎么一口就答应了的。 太子到底写了什么,让陛下这么痛快? 但李世民就不给他们看,让他们心里很是抓痒。 “陛下圣明。” 众人散了之后,长孙无忌被李世民留了下来。 此时,他正在看李承乾的呈奏。 许久后,长孙无忌才总算明白,陛下为何一口答应下来。 “以吐蕃之国财,养我大唐之百姓。” 怪不得,钱是从陛下内库调入国库啊。 在这次大封锁吐蕃,大唐各家各户暗地里的营生,其实都赚了不少。 看似朝廷设置了对外商税,损害不少人的利益。 毕竟之前是没有对外商税的。 但不能这么简单的看,设置对外商税,商品价格提高上来。 不仅利益没有受到损失,反而是赚了比之前的更多。 正是超出以前的收益,才没有激起那些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。 据长孙无忌所知,许多人尝到甜头后,大加支持朝廷征收对外商税之策,有的甚至还觉得对外商税低了。 他们想要把价格再提高一点,都没有合适的借口。 那些人也是真的敢。 朝廷征对外商税,他们就敢把价格翻倍,乃至更多。 无他。 我有的你没有,你有的,不稀罕。 再说,还有一个超级冤大头存在,各国也能从中找补,甚至还能盈利,再高价格的商品,他们也能接受。 但这些都是小鱼小肉,最大的赢家,其实是李世民。 长乐把六成的走私收益,全部都送到内库。 吐谷浑那边再盘剥一层,钱也是归李世民所有的。 李世民赚麻了,国库也有对外商税入账,豪门大族有钱赚,大唐百姓也吃到一些红利。 大家都好,谁不好一目了然。 “高明之议,角度清奇啊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