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我还从来没有想过。” “以吐蕃国财,养我大唐百姓。” 李世民惊叹道:“这样的想法,真是闻所未闻。” “高明是真高明啊,实在是高。” 他在长孙无忌面前,毫不吝啬对李承乾的夸赞。 实属是这一对策,真说到他心坎上了。 治国养民,还能不靠朝廷,靠他国。 “陛下,大唐有此贤明的储君,乃是天下之幸啊。” 长孙无也是夸赞,随即道:“殿下在呈奏中还说了,要想奖励人口,粮食要增产。” “首先就是开垦问题。” “我大唐地广人少,有许多肥沃的荒芜之地,可以开垦出来。” “臣也觉得应该在鼓励生育的同时,开垦更多的田地出来。” “殿下也说人口增长,势必会伴随粮食危机,从鼓励生育国策推出,中间要是就开始开垦,等到孩子出生到成长。” “这期间,我们就要有一大片新垦土地有粮食产出。” “……” 长孙无忌也看的很明白,粮食与人口是相互挂钩的。 要是没有粮食,就算有人口也负担不了,反而会酿出祸乱来。 但没有人口,有再多的地,也无人耕作,哪里会有更多的粮食产出呢。 所以,如何把握平衡,就很是考验人了。 “是啊,要想我大唐人丁兴旺,归根结底,还是要有足够的粮食。” “百姓有地可耕,有粮食丰收,就算朝廷不鼓励,他们也会多生孩子的。” “说到底,还是田地多寡的问题。” “只不过,此事还需从长计议,暂时不急。” 李二很是心动,但也很冷静。 因为说到底都是要人。 他想不出来,还有什么比府兵更合适屯田开垦的。 一旦动用府兵,势必会影响到军事上。 要想发育,又想保持在军事上的绝对力量。 他要做出取舍来,就不得不慎重,不得不再三考虑。 …… 李承乾抛出以吐蕃国财养唐人之论。 就确定李世民必然不会拒绝的。 他没有拒绝的理由。 大封锁带来如此丰厚的财富,李世民拿在手里不烫手吗? 放在内库不用,也就是死物而已,只有将其他花出去,才能带来更多的收益。 他也并不需要拿出来的多少。 每年符合条件的婚配,婴儿降生,在一千多万人口基数下,并不是多大的天文数字。 李世民都不用把从吐蕃收刮来的钱财,全部拿出来。 怕是拿出来一半,估计都够几年所用。 目前封锁还没到半年,长乐就给李世民送去多少了? 送到李承乾这里,都是不小的数目。 李世民那里只会更多。 再者,对外商税,朝廷多一笔庞大收入。 不是也该拿出一部分来。 所以,钱并不是问题。 问题的根源,其实还是在粮食资源的问题上。 其实大唐粮库还是挺丰厚的。 李世民打了这么多仗,粮库都还很富裕,有足以支撑灭薛延陀,征伐高丽的本钱。 足见,前隋留下来的遗产太过丰厚了,大唐还在不停的消化。 同时,府兵制的作用,也极大的减轻在军事供养上的庞大成本。 内部也算安定,没有大的内耗。 在这种情况下,粮食压力并不会太大。 只不过,李世民更多心思在军事上。 第(3/3)页